今日崇州是一款專門為崇州市開發的生活服務類軟件,該軟件為用戶提供了最全面、最權威的新聞資訊,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在這里查看到最新的新聞熱點,并且軟件全面推廣了城市歷史文化,讓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崇州,以及實用的便民服務為當地的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。
1、豐富多樣的政務服務的集成,手機在線即可輕松辦理政務;
2、崇州的生活服務娛樂購物信息在軟件內都可以一站式獲??;
3、今日崇州app只為打造最權威、最主流的新聞資訊平臺。
1、崇州本地的要聞資訊及時的為你推送可以便捷的閱讀;
2、可以關注到你所感興趣的新聞頻道閱讀更多新聞推送;
3、支持新聞線索內容的提交爆料共同的參與到新聞征集中;
4、提供了豐富的資訊媒體傳播的方式可以看電視聽廣播等。
崇州市的歷史非常的悠久,是老子思想創立發揚地,在漢代稱蜀川,唐代稱蜀州,是中國文化的歷史名城,在崇州市有著非常多的文化習俗,比如崇州市金雞鄉就是中國最大的風箏制作基地,或是崇州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耍等,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崇州的文化習俗。
1、金雞風箏扎制技藝:金雞水陸村是中國最大的風箏制作基地,以技術精湛、種類繁多而聞名國內外,享有“風箏之鄉”的美譽。金雞水陸村風箏制作歷史悠久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早在清朝初年,水陸村就基本形成了“印風箏”、“高風箏”、“駱風箏”、“楊風箏”四大生產體系。
2、崇州燈耍:,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耍,元宵之夜達于高潮,城關、懷遠、元通、三江等場鎮最為熱鬧。燈分吊燈和游燈兩類。吊燈,即家家門前檐下所吊之燈,彩紙糊貼,有圓形、方形、菱形、扁形、花樣繁多;魚燈、蝦燈、瓜燈、宮燈,形態各異。尤以走馬燈最為矚目,它融雕刻、裱糊、剪紙、詩書畫等多種藝術于一體。一般為柱形,高1米左右,中置轉架,燃燈后因空氣流動而使轉架旋轉,轉架上所貼山水人物、飛禽走獸便周而復始,變換不止。
3、湯長發麻餅制作技藝:崇州市街子鎮“湯長發”麻餅由湯仕元創于清乾隆51年(公元1786年)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。湯長發麻餅采用四川本地的上等面粉、白糖、冰糖、菜油、芝麻等為原料,用炭火手工烘烤而成,以其火工精當,黃而不焦,皮酥心脆,香甜化渣的特點,深受群眾喜愛。
4、崇陽大曲傳統釀造技藝:我國自古善釀,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。崇州釀酒歷史源遠流長,系中國傳統白酒原酒生產基地。崇陽大曲是四川省其他香型酒——藥香型白酒的代表,采用特殊磚曲生香,以小曲培菌,固態老窖發酵,按照傳統工藝、精心釀造,具有精徹明、入口醇香、醇甜適口、香味協調的特點。風格獨特,全國少有。
崇州作為中華歷史悠久的名城,有著非常多的旅游景點,并且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;這些景點能很好的展現出崇州的文化氣息,可以讓游客能更好的了解到崇州。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崇州的旅游景點。
1、街子古鎮: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鎮,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,與青城后山連接。它既得山靈水秀之惠,又有以唐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跡。 街子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鎮,五代時名“橫渠鎮”,因橫于味江河畔而得名。境內有晉代古剎———光嚴禪院,鳳棲山旅游風景區,千畝原始森林,千年銀杏、千年古楠、清代古塔,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,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義遺址,唐代一瓢詩人,唐求故居,有神奇傳說的古龍潭、五柜沱、云霧洞等,全鎮各種文物古跡二十余處。
2、元通古鎮:崇州市元通古鎮,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,距離成都市區38公里,城鎮規劃面積3.5平方公里,已建成面積1.7平方公里,古鎮歷史1650年。為四大集鎮之一,文錦江、味江、泊江三江匯合,貫穿元通全境。元通是有名的古鎮,元通古鎮歷史上為文井江上一個重要的碼頭曾經繁華一時,用“古老”來概括元通古鎮再合適不過了。在半邊街盡頭的老石拱橋邊的吊腳樓小憩,看江水從身邊流過,想象著1600年前元通的繁華,讓人感嘆“逝者如斯夫”,元通古鎮曾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碼頭。這里有三條河匯聚,所以名之匯江。鎮內現存古跡、古景八處:永利橋、羅氏公館(現供銷社)、黃氏公館(現鎮政府)、黃氏祠堂(現國稅所)、王國英故居、鐵桿橋、工農兵大橋,場始東漢,市繁明清。成都后苑,岷山前庭。
3、鳳棲山:鳳棲山位于著名“一瓢詩人”唐求故里街子鎮境。山中深藏古寺,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蹤跡,曾擁有曠世珍寶《洪武南藏》而享“西川第一天”之譽。景區內擁有千畝古森林和梅花寨。
4、罨畫池:罨畫池是中國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崇州市市中心的一處園林,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的代表作之一。罨畫池園林始建于唐朝,初名“東亭”,是一座衙署園林。宋時,江原知縣趙抃在園中開鑿罨畫池,加之后來蘇元老、陸游等文人的經營,罨畫池的園林格局大體奠定,并成為蜀中名勝。宋之后,官方對罨畫池的修葺與重建大都以紀念陸游、趙抃兩人為主題,罨畫池因而逐漸演變成為現今的公共性紀念園林。罨畫池現存建筑群多為清朝重建,全園由罨畫池、陸游祠和州文廟三部分組成,總占地34541平方米,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,建筑面積5946平方米,全園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,是中國少數幾處保存的唐宋衙署園林之一。罨畫池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藝術價值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。
5、九龍溝:省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溝位于崇州市西北三郎鎮,因“九溝九槽九條龍”的神話傳說而得名。這一地區為龍門山脈口段前斷裂帶,地質構造復雜,群山在海拔700米到3868米之間起伏變化,相對高差懸殊較大,懸崖陡峭,多飛瀑疊湍、深溝狹谷,有眾多的酷似龍形的奇峰怪石和飛瀑流泉。九龍溝內水石相擊之聲如龍吟似龍嘯,巨石躺臥之狀如龍盤似龍睡,山峰聳立之形如龍騰似龍臥,簡直就是活生生的“人間龍宮”。崇州百姓中流傳有“九條龍從九龍池出游,在九龍山會合,回九龍溝安家,并在龍舔石上留下九溝九槽九條龍”的神奇傳說。